- · 《国际观察》栏目设置[09/07]
- · 《国际观察》数据库收录[09/07]
- · 《国际观察》收稿方向[09/07]
- · 《国际观察》投稿方式[09/07]
- · 《国际观察》征稿要求[09/07]
- · 《国际观察》刊物宗旨[09/07]
国际观察112 | 科学城如何建设?邻国大德科学城一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导 读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使人们深刻感受到科学发展对于捍卫生命安全和保障人类福祉的极尽重要作用。新冠疫情之后,各国必将更加重视并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全球科创格局
导 读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使人们深刻感受到科学发展对于捍卫生命安全和保障人类福祉的极尽重要作用。新冠疫情之后,各国必将更加重视并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全球科创格局也将因此重构。我国正在各地积极推进的科学城建设,正是落实科技强国战略的具体举措,更加需要博采众长、集思广益。作为一衣带水的近邻,韩国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力克经济薄弱、科技落后的困境,在化工、半导体、电子等领域跻身世界前列,创造出“汉江奇迹”,主要得益于韩国政府对于科技创新的持续关注与有力引导。以大德科学城为代表,其在政府引导下实现了创新链条完善、空间结构优化和属地能级提升,成为科学城建设的成功案例,值得我们学习研究。
01
大德科学城概况
1973年,为提高国家基础科学水平,同时疏解首尔地区过于集中的科研功能,调整区域空间结构,韩国政府在大田广域市北部划定约27.8平方公里的土地用于建设大德科学小镇(Daedeok Science Town),成为大德科学城(Daedeok Innopolis)的前身。
大德科学城的区位
发展至今,大德科学城的规划面积已经拓展至70.4平方公里,包括五个主要的功能分区,集中了30家公立科研机构、5所大学、400多家企业研发中心以及超过1200家科技中小企业,在信息科技、生物功能、纳米技术等领域建立了世界级的创新集群,成为韩国当之无愧的创新引擎。
大德科学城的空间布局和主要功能
02
大德科学城的发展历程
1
阶段一:科学小镇(1973-1990)
韩国中央政府建设大德科学城的初衷是对国立科研机构进行投资和管理,通过在首都外围建立一座相对独立的科学新城,创造更加方便科研人员工作和学习,促进知识、信息和技能高效传递的全新科研环境。为此,韩国政府进行了长达20年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国立科研院所的搬迁工作,原子能研究所、韩国标准科学研究院、韩国电子通讯研究院、韩国技术科学院、忠南大学等一批国家科研领军力量在这一时期落户大德科学城。与日本筑波科学城相似,1993年的大田世博会,将大德科学城作为韩国科技创新的名片推向世界舞台。
韩国技术科学院(KAIST)校园环境
大德科学城大田世博会科学公园
大田世博会科学公园平面示意图
2
阶段二:创新联合体(1990-2004)
由于重视国家意志,轻视属地发展诉求,最初规划中科学城与母城大田广域市消极的发展关系被广为诟病。1983年,大德科学城纳入大田广域市管理,科学城开始与属地发展相融合,双方积极探索,旨在强化产业转化功能,弥合基础研究与生产制造之间的断层,在基础研究集中区域周边,成立了以大德科技谷(Daedeok Techno Valley)为代表的若干创新联合体,融合基础研究、产业转化、生产制造等链条环节,通过空间集聚催生协同创新,有效带动本地产业集群发展。
大德科学城创新联合体空间分布
3
阶段三:区域创新集群(2005年至今)
随着科创产业发展规模的不断壮大,大德科学城的人力、技术、资本优势超出行政管辖范围,依托轨道交通实现了与周边世宗产业集群、清州高新技术园区以及五松生物谷等重点功能区协同互动,形成创新功能融合发展的区域创新集群(Daedeok innopolis)。
2008年,韩国政府提出了国际科学产业带的国家战略,通过对基础研究的持续投入,引导创新成果产出,带动区域产业集群发展,也因此明确了大德科学城对于国家科技发展的重要战略平台作用。目前,大德区域创新集群已发展成为覆盖大德、光州、大邱、釜山和全北五个园区,包含5081家科研创新主体、78家韩国科创版上市企业、7.28万科研人员及10.5万产业工人的国家科技创新中枢,年均R&D经费投入达9.96万亿韩元(约合100亿美元),科技创新总产出44.6万亿韩元(约合450亿美元),累计国内国际专利授权量超过11万件。
文章来源:《国际观察》 网址: http://www.gjgczzs.cn/zonghexinwen/2020/1014/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