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国际观察|美国情报机构缘何沦为“造假专业户

来源:国际观察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2-2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新华社华盛顿2月20日电?美国及一些西方国家媒体鼓噪俄罗斯将于16日凌晨“入侵”乌克兰的“预言”当天并未成真。美方18日又声称“确信”俄方“已经决定”对乌开战,进攻可能“在

  新华社华盛顿2月20日电?美国及一些西方国家媒体鼓噪俄罗斯将于16日凌晨“入侵”乌克兰的“预言”当天并未成真。美方18日又声称“确信”俄方“已经决定”对乌开战,进攻可能“在几天内”打响。当有记者追问美方作出这一判断的理由时,白宫仅简单回答:我们情报能力强大。

  美国情报体系庞大复杂,其搜集的信息以及相关分析通常是美国政府高层决策参考的重要依据。然而,回顾历史,美国情报机构经常为了美国的一己私利造假,堪称“情报造假专业户”。

  这是2021年11月19日在美国华盛顿拍摄的国会大厦。(新华社发,沈霆摄)

惯用老套路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日前在联合国安理会讨论乌克兰局势的会议上,指责俄罗斯准备对乌克兰发动攻击,称其所说都是“经过验证的”。不过,他同时承认,外界会质疑美国情报的准确性,因为“有先例证明美国公布的情报与后来发生的事实不符”。

  《纽约时报》刊文指出,布林肯所指的是2003年时任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在联合国安理会上的“名场面”——他将一管白色粉末当作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证据,一脸笃定地煽动对伊拉克动武。多年后,鲍威尔公开承认当年情报有误,还多次把责任推给美国情报部门。

  这是美国首位黑人国务卿科林·鲍威尔2004年7月28日在埃及首都开罗回答记者提问的资料照片。(新华社记者金林鹏摄)

  无独有偶,几十年前的越南战争中,也有美国假情报的推波助澜。据美国国家安全局2005年解密的一份关于越南战争的研究报告,有情报官员故意歪曲证据,谎称1964年8月4日在北部湾巡航的美军驱逐舰遭到越南鱼雷艇袭击。时任美国总统林登·约翰逊随后下令对越南北部进行轰炸,“北部湾事件”成为美国对越南战争升级的导火索。

  此外,美国情报机构长久以来还和一些美国媒体沆瀣一气,共同炮制和炒作各种谎言,为美国政府对外干涉进行铺垫。美国匹兹堡大学法学客座教授丹尼尔·科瓦利克曾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美国许多宣传活动背后都是情报机构支持的。美国为什么要打仗,美国人民向来听不到实话。

情报政治化

  2001年“9·11”事件造成约3000人死亡,美国认定当时藏匿在阿富汗境内的“基地”组织头目本·拉丹为幕后元凶,同年对阿富汗发动“反恐战争”。2003年,美国又打着“民主与自由”的幌子为维护霸权发动伊拉克战争。

  根据曾在美国中央情报局担任情报分析师的娜达·巴科斯2017年发表的文章,伊拉克战争开始前,他们被要求挖掘时任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同“基地”组织有重大联系的证据。“这个过程被颠倒了,情报应该引导决策,而不是反过来。”巴科斯写道,“如果让分析员为支撑政策找情报,那就是政治化。”

  这是2003年3月21日,在美军的空中打击下,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的总统府硝烟弥漫。(新华社发)

  2003年底萨达姆被美军抓获,三年后被处决,但美国一直没有找到萨达姆政权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证据。多份美国政府报告认为,萨达姆同“基地”组织没有直接关系。《纽约时报》专栏作家保罗·克鲁格曼曾评论说,美国情报界之所以错误得出“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结论,原因在于它们面临为美国发动战争提供“正当理由”的政治压力。“无论具体动机是什么,结局是在美国历史上留下了黑暗一章。又一次,我们被骗入战争。”

  美国智库国际政策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梅尔文·古德曼在《情报的失败:中情局的衰落和沦陷》一书中写道,美国一系列情报失败表明,中情局的情报系统无法为决策者提供战略性预警。更糟糕的是,它们有能力伪造情报以满足政治目的。

为一己私利

  情报造假的动力源自美国私利。多年来,美国出于一己私利,打着“民主”“人权”“国家安全”等各种旗号屡屡在海外发动战争,其目的不过是为了维护全球霸权。最近美国故伎重施,不断抛出独家“情报”大肆渲染战争威胁,加剧乌克兰紧张局势,招致国际社会大量质疑。

  2月19日,在德国慕尼黑,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第58届慕尼黑安全会议(慕安会)上发言。(

文章来源:《国际观察》 网址: http://www.gjgczzs.cn/zonghexinwen/2022/0222/1695.html



上一篇:国际观察: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彰显制度优势
下一篇:国际观察丨乌克兰危机升级:拜登普京会晤计划

国际观察投稿 | 国际观察编辑部| 国际观察版面费 | 国际观察论文发表 | 国际观察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国际观察》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